Chanel香奈兒N°5香水 II / 從N°5香水瓶身設計、香氛而來的Chanel N°5頂級珠寶系列
Chanel香奈兒N°5香水誕生100年後的2021年,珠寶創意工作室總監Patrice Leguéreau拾起當時嘉柏麗.香奈兒創作出N°5香水的現代主義手筆,將當時每一項都算得上是時代創舉的特點,如香氛配方、香水本體的液態、揮發之後的氣態、瓶蓋及瓶身的固態線條、貼紙標籤上的燙字,當然還有香奈兒女士熱衷的數字遊戲,拆解它們的物理特性為N°5頂級珠寶氤氳於5大子系列間的裝飾細節。
等同於將現代主義思潮裝瓶的Chanel香奈兒N°5香水,亦慶誌現世百周年。100年後的今日,Chanel珠寶亦秉持著現代主義的轉換手法,將標誌性十足的香調與瓶身設計轉註為全新的Chanel N°5頂級珠寶系列。
1921年耶誕節之前,嘉柏麗.香奈兒攜手俄國調香師恩尼斯.鮑(Ernest Beaux),意圖開發出一罐「聞起來像女人,而非像花」的香水,作為她100名VIP嬌客的佳節禮物。頂著寬闊八角瓶蓋、厚肩窄頸,承著金黃色澤的液體,可以毫不違和地被擺在干邑白蘭地酒櫃邊或實驗室燒瓶堆裡,完美地體現了它所誕生時代的社會氛圍。
N°5就是這麼來的。聰明如她可曾預見N°5就此打開了她的香水事業、創下每30秒售出一罐的傳說,又或者是,在百年後由後人以倒轉的手法重新描摩?
Chanel香奈兒N°5香水 I / 一罐將現代主義百年流光裝瓶的時空膠囊
N°5頂級珠寶系列裡,最具代表性的創作即是玩轉數字 “5” 的55.55項鍊,從原石開始,切削出項鍊上重達55.55克拉的八角造型鑽石,構成幸運數字的迴圈,再以花式切割鑽石由實而虛、化剛直為柔軟地勾勒出香水瓶身。香水的三態一體並陳。
2021年,珠寶創意工作室總監Patrice Leguéreau拾起當時嘉柏麗.香奈兒創作出N°5香水的現代主義手筆,將當時每一項都算得上是時代創舉的特點,如香氛配方、香水本體的液態、揮發之後的氣態、瓶蓋及瓶身的固態線條、貼紙標籤上的燙字,當然還有香奈兒女士熱衷的數字遊戲,拆解它們的物理特性為N°5頂級珠寶氤氳於5大子系列間的裝飾細節。值得注意的是,Leguéreau的現代主義不是切割,而是傳承,因而香奈兒珠寶設計中常見的元素如緞帶、蝴蝶結亦散見其間。
香奈兒Chanel N°5,憑什麼能維持100年的香味都沒有改變?
躍上Vogue 5月號封面故事的Chanel香奈兒N°5頂級珠寶
The Stopper/瓶蓋
八角造型的瓶蓋,儼如預言般地令人聯想起巴黎高級珠寶薈萃、及隨後香奈兒高級珠寶專業店所進駐的芳登廣場,與寶石切割工藝裡的祖母綠型車工。Chanel應用水晶、鑽石、縞瑪瑙、珍珠及黃色藍寶石,從寶石的切割及鑲嵌技藝來表現瓶蓋的通透。
Bubble Stopper項鍊,中央的圈紋,象徵光線穿透瓶蓋、在瓶頸頂部的繞射效果。
Diamond Stopper戒指,幾合線條重組間,一只迷你瓶蓋躍然而生。
Diamond Stopper戒指,幾合線條重組間,一只迷你瓶蓋躍然而生。
地圖漫遊 - 威尼斯 / Chanel香奈兒Escale à Venise頂級珠寶系列 波光粼粼間的城市標記
The Bottle/瓶身
香奈兒銷售目錄上曾形容,N°5是「僅以白色為裝飾的簡單瓶子。」顯然,當它被施以逆向工程變更為高級珠寶設計時,自是要具像轉抽像,賦予它更澎湃的裝飾廣度。好比N°5 Sparkling Silhouette項鍊及同款耳環,演繹的雖是瓶身,但刻意以呼應著香水「五月玫瑰」花卉配方的玫瑰金鑽石框線簡筆勾勒出留白瓶身剪影,不完整的瓶身與恍若懸浮於貴金屬間的花式切割鑽石,徜若「花香」為肉眼可見,當如是。
也因為「折剛為柔」的表現手法貫穿了整個The Bottle子系列,子系列所轄的創作幾乎都應用了搖曳飄柔的流蘇設計來打亂硬直的曲線。
N°5 Cascdse手鍊,梨型鑽石所拼組的瓶身,以餘韻勾引念想。
N°5 Sparkling Silhouette耳環,鑲飾的花式切割鑽石猶如瓶身反光或香氛氣泡。
N°5 Sparkling Silhouette項鍊,項鍊中央鑲飾1顆5.19克拉Type IIa梨型切割鑽石。
The Number/數字
N°5因是恩尼斯.鮑所調製出的第5個香水樣本而得名,亦同時是香奈兒女士的幸運數字,她發表系列作品的日期慣常壓在2月5日或生日月的8月5日。數字 “5”貫穿整個The Number子系列,放大,亦或縮小,具像或寫意地裝飾於珠寶上,為高級珠寶帶來打破框架的調皮氣息。
Eternal N°5可轉換式項鍊或N°5 Drop耳環,闊幅的數字5圖騰就惹眼地占據了視覺焦點;Ribboned N°5戒指與Knotted N°5胸針則巧妙地將字符結構轉為配戴的卡扣住手指的戒環,或飄揚的蝴蝶結,媒合了現代主義的功能性,創意更加精彩。
Ribboned N°5戒指,數字5的字符結構自成戒環及戒台,以1顆1.53克拉梨型切割鑽石為主鑽。
Eternal N°5可轉換式項鍊,數字5綴飾可拆卸作為胸針,項鍊可轉換為短頸鍊配戴。
Knotted N°5胸針, 繫綁的蝴蝶結,飛揚著間隱匿著一個數字5。
The Flowers/花卉
香水所使用的花卉主調來自於格拉斯茉莉、五月玫瑰及依蘭依蘭,因而N°5高級珠寶系列裡少見地納入了寫實的玫瑰,茉莉及依蘭依蘭,以呼應著香氛的天然原先形態。如May Rose系列流蘇項鍊、胸針及戒指,層疊飾滿粉紅色藍寶石的花瓣拼組出玫瑰之后的豐沛花型。
另一方面,為了與1932年香奈兒女士所親手設計的Bijoux de Diamants鑽石珠寶系列一脈相承,部份創作的線條均令人憶想起Bijoux de Diamants裡的星星、月亮及太陽。
May Rose可轉換式項鍊,鑲嵌鑽石、粉紅色藍寶石及養珠,以及1顆重約2克拉的圓鑽。
Grasse Jasmine不對稱耳環,勾勒出茉莉的真實花型。
【風格講堂】Chanel香奈兒教妳如何把耳環配搭出潮滋味!
The Sillage /香氣的軌跡
The Sillage子系列無疑是最多彩的。自香氛從嗅覺予人的直觀感受,應用帶著鋪張金、橙色調的紅寶石、石榴石、黃色藍寶石及粉紅、紅色尖晶石,……調撥作品的所呈現的視角來示現香水前、中、後調的香氛層次,或水霧疾速穿過噴嘴的物理放射線,尤有甚者,以帶著琥珀色調的350克拉帝王拓帕石,來型塑出具像化的香氣軌跡。
Golden Burst項鍊,以拓帕石呼應香水金黃色調,放射狀寶石排列體現N°5香氣爆發意象。
Golden Sillage胸針,碎裂瓶罐裡溢出的香氣瀰漫,猶如一片雲霧。
Chanel 19升值潛力款!13款2021必入手升值率高達3.9% 最平$4,100
為什麼是N°5?Chanel女士的幸運信仰
Bloomberg · 1 天前
【彭博】– 闖過邊境這一關,病毒便長驅直入。直到本周之前,台灣對Covid-19的遏制看起來都是如此有效,以至於幾乎沒有部署其他任何防禦措施:沒什麼檢測,沒有旨在發現潛伏病例的本地監測,疫苗接種也接近於零。被誇作防疫最成功地區之一,使得台灣的民眾和當局高度自滿、對於風險失去警惕。Covid-19似乎只是外部世界才有的東西。病毒「破門而入」,始於這樣一個不幸的決定:4月15日,台灣把航空機組人員的隔離時間縮減至短短三天;這是因為原來工作人員要隔離14天,給航空公司的貨運航班運轉造成困難。被感染的飛行員引入了一種更容易傳播的英國變種毒株,然後通過有女侍作陪的「茶室」加快了傳播;工作人員和顧客都不願和這類場所扯上關係,從而加大了追蹤密切接觸者的難度。現在,台灣在短短幾天內就報告了1,024例本地感染——從全球的角度來看,這個數字很小;但放在5月1日之前一共也就1,132例的台灣,這個數字令人震驚。從零一下飆升到四位數,表明病毒已經悄然傳播了幾個月。去年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爆發疫情、用了封鎖三個月的手段才平息,當前監獄群體感染正在促使泰國病例激增,人們越來越擔心,台灣將書寫類似的警世故事。「如果他們有300例確診病例,那麼社區中就有3,000例——只是他們不知道而已,」病毒學家兼Mayo Clinic疫苗研究小組主管Gregory Poland稱。「這將需要實施硬封鎖,然後儘快獲得疫苗。」問題是沒有疫苗。就和其他許多看起來病毒已在本土絕跡的地方一樣,台灣的疫苗接種工作落後於歐洲和北美經濟體,這是一個巨大的薄弱環節,可能使得台灣像新加坡、香港等亞洲經濟體那樣,進入時而收緊、時而放鬆限制措施的循環中。台灣官員關閉了學校、對社交聚集實施了限制,敦促人們在家工作,力求避免實施硬封鎖;如果連續14天平均每天至少報告100起新病例、其中一半源頭不明,就會觸發硬封鎖。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周三的新聞稿中指出,台灣今天新增267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今天起全島進入三級警戒,但表示目前沒有升級至四級警戒的條件。入境新冠病毒最有可能是從桃園國際機場附近的諾富特酒店突破邊境防線的;那是台灣最大的機場。台灣的出口——特別是半導體和其他電子元件——正值需求旺盛之際,而桃園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貨運樞紐之一。當中華航空的機組人員在諾富特酒店的一側隔離時,該酒店的另一側是向公眾開放的——他們受到了低價本地度假活動的吸引。台灣疾病管制署認定,近期病例中的30多例與上述航空公司和酒店有關。出事後,作為一種「熔斷機制」,台灣政府勒令所有中華航空飛行員和部分空乘執行14天隔離政策。但是隔離時間之後料將恢復為3天,而長榮航空的政策壓根就沒變——還是隔離3天。在諾富特集群病例之間,尚未發現明確的感染鏈。這呈現出了台灣的一個關鍵問題。當地Covid檢測頻率相對較低,台灣疾病管制署去年曾多次為這種策略辯護,稱大規模檢測會增加假陽性浪費醫療資源的風險。這有悖於檢測方面的全球最佳做法,大多數政府更擔心假陰性掩護病毒進入人群之中並擴散。根據Our World in Data,台灣5月16日的冠狀病毒檢測率為每1,000人0.18次。澳大利亞的這個數字為1.8,新加坡為13.1。檢測很關鍵,因為它是了解病毒傳播速度和地點的唯一途徑。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衛生安全中心的高級學者Gigi Gronvall說,如果台灣想避免硬封鎖,加大檢測將是關鍵的一步。「這需要成為他們下一步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Gronvall說。「就算是用快速檢測,也能很快識別出感染者。應該開展檢測並擴大檢測規模。」台灣之前沒什麼疫情,也就不必跟上抗擊Covid-19的最新做法,因此並未採取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用來檢測無癥狀攜帶者的措施。無癥狀感染者比例較高,是防疫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使得新冠疫情比2003年的SARS等大流行病更難遏制。原文標題Complacency Let Covid Erode Taiwan’s Only Line of Defense (1)(自第十段起新增台灣進入三級警戒等內容)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2021 Bloomberg L.P.